口味
服务
环境
性价比
20多年前,他靠卖油条、火烧起家,人送外号“火烧赵”;十几年前,他转型开工厂,进一步积累资本;2010年,他开起一家三星级标准酒店。
“火烧赵”的蝶变之路
赵树庆在馅饼店里
3月7日下午,某大酒店内,总经理赵树庆正在用对讲机给员工们下任务。酒店试营业不久,赵树庆大事小事都亲力亲为,不敢有半点马虎。然而,这个站在三星级标准的酒店里大嗓门喊着、有些神气的老板,有谁知道26年前他只是一个以卖火烧、油条为生的普通农民。二十多年来,他历尽辛酸,终于化蛹成蝶,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原始积累:开火烧铺卖火烧
1984年,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成立,九巷村的赵树庆瞅准了时机,承包了村里的一间房子,在市场附近开起了一家早餐店。开始时,早餐店以卖油条为主,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夫妇俩就起床炸油条,天亮后,赵树庆骑着车子带着油条下乡叫卖,妻子张连英在店里留守。
那时,城区方圆20里都留下了他卖油条的身影,他早出晚归,一天转四五个村庄,卖70多斤油条。“油条5毛5一斤,一天下来也就是挣六七元钱。”赵树庆回想起来,有些心酸。但他告诉记者,当时当小工每天工钱只有1.5元,和他们比起来,自己算是幸福的。于是,赵树庆一直坚持了两年。
1986年,夫妇俩决定将店里品种扩大,早上炸油条,中午、晚上卖火烧。就是这火烧,让赵树庆出了名。皮薄、陷多、价格低,他们的火烧一开卖便得到市场上工人们的好评,店里经常供不应求。看到工人们来回买火烧耽误干活,到了吃饭点,赵树庆就托着托盘来到市场给大家送。这一便捷服务立即引来叫好声一片,时间长了,看到赵树庆,人们都亲切地叫他“火烧赵”。
赵树庆也喜欢别人这样叫他,为了对得起这个称号,他送火烧的同时再带上一壶水,一送就是七八年。他对记者说,当时一盘火烧20斤,一天要送30盘,每天要托着600多斤的东西跑几十里路。
工厂化生产:转型塑料行业
1993年,寿光撤县设市迎来了发展机遇。赵树庆认为自己的生意也应当借势有个更好的发展,这时他将目光对准了塑料行业。
当他每天在市场散卖火烧时,他发现市场上用的最多的东西就是塑料袋。“开一家专门生产塑料袋的工厂也许不错。”这个念头一直在他的脑海中萦绕,但迫于资金等问题,一直没有实施。
当时,寿光的塑料厂非常少,赵树庆到安徽、大连、莱州、莒县等塑料产地进行了大量考察,当年就投资30万元成立了工厂。赵树庆生产的塑料袋专供蔬菜批发市场使用,随着用量的增大,工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最多每天生产量达到五六吨。
“自从开了厂子,老赵就没睡过一天囫囵觉,每天凌晨起床,不是运料就是送货。”张连英说起丈夫有些心疼。然而采访中,赵树庆不止一次表示,能有今天的发展,要好好为妻子记上一笔。开饭店时,妻子是厨师;建工厂后,妻子又成了车间主任。在赵树庆眼中,妻子是他难得的贤内助。然而,正是在夫妇俩齐心协力的努力下,赵树庆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美丽蝶变:当上星级酒店大老板
2009年,对赵树庆来说又是一次转折。他在九巷社区一次竞标中拿下一处5000平方米的地皮。“五十知天命,再有两年就到知天命的年龄了,这个时候不再闯荡一番,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赵树庆这样鼓励自己。“拿下后,干什么呢?”思索数天后,赵树庆决定,还是要干自己的老本行:餐饮行业,“火烧赵”的称呼不能放下。他首先在当年火烧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研制和改进,自创了馅饼品牌———米奇馅饼。赵树庆将馅饼店开在了一楼,二楼至四楼为酒店客房,他正积极在市区成立分店。
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赵树庆的座右铭。多少年来,不管做什么,他始终没放下这个原则。酒店从装修到服务到配置,全部按照三星级标准。新一轮的挑战摆在赵树庆面前,他迎难而上,毫不畏惧。
口味
服务
环境
性价比
20多年前,他靠卖油条、火烧起家,人送外号“火烧赵”;十几年前,他转型开工厂,进一步积累资本;2010年,他开起一家三星级标准酒店。
“火烧赵”的蝶变之路
赵树庆在馅饼店里
3月7日下午,某大酒店内,总经理赵树庆正在用对讲机给员工们下任务。酒店试营业不久,赵树庆大事小事都亲力亲为,不敢有半点马虎。然而,这个站在三星级标准的酒店里大嗓门喊着、有些神气的老板,有谁知道26年前他只是一个以卖火烧、油条为生的普通农民。二十多年来,他历尽辛酸,终于化蛹成蝶,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原始积累:开火烧铺卖火烧
1984年,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成立,九巷村的赵树庆瞅准了时机,承包了村里的一间房子,在市场附近开起了一家早餐店。开始时,早餐店以卖油条为主,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夫妇俩就起床炸油条,天亮后,赵树庆骑着车子带着油条下乡叫卖,妻子张连英在店里留守。
那时,城区方圆20里都留下了他卖油条的身影,他早出晚归,一天转四五个村庄,卖70多斤油条。“油条5毛5一斤,一天下来也就是挣六七元钱。”赵树庆回想起来,有些心酸。但他告诉记者,当时当小工每天工钱只有1.5元,和他们比起来,自己算是幸福的。于是,赵树庆一直坚持了两年。
1986年,夫妇俩决定将店里品种扩大,早上炸油条,中午、晚上卖火烧。就是这火烧,让赵树庆出了名。皮薄、陷多、价格低,他们的火烧一开卖便得到市场上工人们的好评,店里经常供不应求。看到工人们来回买火烧耽误干活,到了吃饭点,赵树庆就托着托盘来到市场给大家送。这一便捷服务立即引来叫好声一片,时间长了,看到赵树庆,人们都亲切地叫他“火烧赵”。
赵树庆也喜欢别人这样叫他,为了对得起这个称号,他送火烧的同时再带上一壶水,一送就是七八年。他对记者说,当时一盘火烧20斤,一天要送30盘,每天要托着600多斤的东西跑几十里路。
工厂化生产:转型塑料行业
1993年,寿光撤县设市迎来了发展机遇。赵树庆认为自己的生意也应当借势有个更好的发展,这时他将目光对准了塑料行业。
当他每天在市场散卖火烧时,他发现市场上用的最多的东西就是塑料袋。“开一家专门生产塑料袋的工厂也许不错。”这个念头一直在他的脑海中萦绕,但迫于资金等问题,一直没有实施。
当时,寿光的塑料厂非常少,赵树庆到安徽、大连、莱州、莒县等塑料产地进行了大量考察,当年就投资30万元成立了工厂。赵树庆生产的塑料袋专供蔬菜批发市场使用,随着用量的增大,工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最多每天生产量达到五六吨。
“自从开了厂子,老赵就没睡过一天囫囵觉,每天凌晨起床,不是运料就是送货。”张连英说起丈夫有些心疼。然而采访中,赵树庆不止一次表示,能有今天的发展,要好好为妻子记上一笔。开饭店时,妻子是厨师;建工厂后,妻子又成了车间主任。在赵树庆眼中,妻子是他难得的贤内助。然而,正是在夫妇俩齐心协力的努力下,赵树庆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美丽蝶变:当上星级酒店大老板
2009年,对赵树庆来说又是一次转折。他在九巷社区一次竞标中拿下一处5000平方米的地皮。“五十知天命,再有两年就到知天命的年龄了,这个时候不再闯荡一番,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赵树庆这样鼓励自己。“拿下后,干什么呢?”思索数天后,赵树庆决定,还是要干自己的老本行:餐饮行业,“火烧赵”的称呼不能放下。他首先在当年火烧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研制和改进,自创了馅饼品牌———米奇馅饼。赵树庆将馅饼店开在了一楼,二楼至四楼为酒店客房,他正积极在市区成立分店。
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赵树庆的座右铭。多少年来,不管做什么,他始终没放下这个原则。酒店从装修到服务到配置,全部按照三星级标准。新一轮的挑战摆在赵树庆面前,他迎难而上,毫不畏惧。
渤海路南段,凯德华大酒店向南200米路西,富华大酒店斜对面
质量性能
服务
环境
包装售后服务
红色的店面,柔和的灯光,美甲师拿一支纤细的画笔,轻蘸各种色彩,在顾客小小的指甲上“轻描淡写”,一会儿,一朵灿烂的小花在指尖绽放。
一双纤纤玉手是女性柔媚的最好见证,而流动于指间的指甲彩绘、装饰,更是在举手投足间,诠释着女性的独特魅力。随着美甲事业的兴起,指尖工艺已影响到爱美女性的生活,美甲师这一职业也应运而生。
美甲在寿光起步较晚
3月7日,星期日。市区繁华商业区的一家美甲店内,四五张工作桌前,几位顾客正在做美甲。一个长发过肩的女子穿梭其间,她是这个美甲店的老板,也是店中资历最深的美甲师,她叫陈莹。
两年前,济南、青岛等地美甲市场已形成,且发展比较迅速。而在寿光,美甲市场相对滞后,除了几家大型商场内有做美甲的外,市面上找不到一家专门做美甲的店面。
在做了充分的市场考察后,陈莹决定加盟一家知名美甲品牌店。美甲店定位同行业中中高档次,美甲产品、设备由公司统一配备,美甲技术由专人定期指导培训。
2008年10月1日,陈莹的美甲店开业了。
从业门槛低但高端人才稀缺
“最初时3天没有一位顾客。”那时,寿光市场上的美甲仅限于修形、涂指甲油,价格低,程序简单。而陈莹的美甲店除了这些,还有清洁、涂底油、手足部护理等,价格相对较高。这导致了陈莹最初的生意做得很艰难,人们对这种中高档美甲不认可。
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改变,靠着良好的服务,陈莹的美甲店生意越做越好,顾客逐渐增多。“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现在不少女性很重视给手做保养,给指甲做美容,还有注重仪表的男士来做手部护理。手部护理和指甲护理已经成为不少人舒缓情绪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了。”
陈莹介绍,相对其他技术性行业,美甲行业的从业门槛较低,有的美甲店仅限于单纯的美甲,要价低,安全没有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甲市场不规范。
目前,在寿光大大小小的美甲店约有20多家,从事该行业的人不少,但真正高端人才却不多。“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美甲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果不创新,不学习,那么只有被市场淘汰。”陈莹时刻关注美甲行业的发展,美甲款式的更新,定期到总部学习培训。
行业未来发展会更好
“寿光人还是有消费能力的,客户群能够接受的美甲价格从过去10多元钱提升到40元左右,有的人还定期做价格较贵的水晶甲等。”如今,陈莹又在市区开设了第二家美甲店。“不单单是提供美甲和专业周到的手足护理服务,我们旨在为顾客引导一种时尚自我的生活方式。”陈莹介绍,现在美甲提倡健康、环保,众多顾客意识到手部护理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她认为美甲是一个朝阳产业,她相信未来美甲市场还会不断发展升级。
最后,陈莹想给爱美的女士们提个醒,指甲有自己的生长周期,有自己的保护屏障,所以不能频繁地美甲,两次美甲之间最好相隔1周,让指甲充分休息。同时,在美甲用品的选择上,应到正规专业的美甲店。
质量性能
服务
环境
包装售后服务
“催乳师”这个职业您听说过吗?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刚生育完的女性不能正常分泌母乳。为解决这一难题,“催乳师”这个全新的职业便悄然兴起。在我市,有这样一位女士,她从事催乳已3年多了。尽管一路走来付出了太多艰辛,但她一直努力前行。
发现新行业,大胆尝试
在我市催乳行业,冯淑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6年以前,冯淑华是一名小老板,生意做得不错。
2006年底,她看到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名女士经过学习,成为一名专业“催乳师”的故事。从文章中,冯淑华知道了“催乳师”,并了解了这一职业。
联想到此前,姐姐产后乳涨,大人疼痛,孩子饿得哇哇大哭,好强的冯淑华开始关注“催乳师”这一职业。当了解到这一行业在寿光还是空白,而在有些大城市,催乳的技术已很成熟,冯淑华决定停下生意,外出学习。
她的举动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她的想法始终没有动摇。她先后到上海、北京等地学习。
很快,带着合格的培训证书,冯淑华回到寿光,她的“催乳师”生涯开始了。新行业,从怀疑到认可
催乳师是个新职业,最初接触这个职业,人们会感到陌生,而更多的人是怀疑和误解。冯淑华也面临过这样的问题。
刚开始时,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印制广告宣传品或者在产房里讲上一两个小时,她逐渐发现,人们对于乳房知识和母乳喂养并没有很深的了解,许多年轻的妈妈不但不知道自己的乳房保健,就连基本的喂奶姿势和常识也不懂。
“按摩催奶,开什么玩笑?”第一个客户当面给了她一个尴尬,冯淑华游说了很久,最终以不收费完成了她的第一笔“生意”。
“做完后,顾客很满意,还介绍了其他朋友给我。”慢慢地,通过口口相传,冯淑华的顾客逐渐增多。
“催乳师这个行业尚未普及,催乳师并不是简单地学习怎么按摩。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催乳师,还要学习专业中、西医理论知识、专业推拿按摩知识、商务礼仪、心理知识等。”冯淑华明白,任何一个行业要进步,都需要不断学习,充电。第一次学习归来,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冯淑华发现还有很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她再次外出学习。“通过不断外出学习,再加上这几年的实践经验,现在我的技术越来越好了。”冯淑华很自信。
如今,冯淑华的客户服务日程需要提前预约,平均每天一到两个客户,有些潍坊、日照等地客户还专程打电话邀请她去。“虽然很忙,但很充实,很有成就感。”期盼市民意识提高,有个统一标准
冯淑华介绍,虽然自己的专业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可,可“催乳”在寿光毕竟还是一个新行业,市民意识还需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产妇的家人,对于“催乳”,他们多数不认可。“在济南、北京等大城市,对产妇来说,产后催乳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寿光,这种意识还很差。”冯淑华解释,很多人觉得只有在产后出现问题时才想到请催乳师,其实不然,产后“催乳”适合于所有产妇,“催乳”除了能治疗产后无乳或少乳,更重要的是能起到保健作用,预防乳房疾病发生。
目前,在寿光,除了冯淑华,还有五六位催乳师,有的医院也有了专业催乳师,市场逐渐成熟。但毕竟这是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催乳师的行业标准、收费标准等都没有统一规定。“期盼有个统一标准,这对我们从业人员、行业发展大有益处。”冯淑华说。
质量性能
服务
环境
包装售后服务
齐永圣,蚂蚁搬家公司经理。1999年底,他和朋友成立搬家公司,是寿光搬家行业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最初的不被认可,一周可能没有一个客户,到现在客户众多,预约服务,他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是我市搬家业发展的缩影。
”搬家活儿里面的技巧多着哩!”
2月22日下午3时30分,在石马路中段一小区,记者跟随齐永圣和他的同事,体验当一名搬家工人。
这次需要搬运的是一套红木办公桌椅,家具不多,但价值不菲,客户要求:“无论花多少钱,一定要保证家具完好安全送达。”
齐永圣亲自开车,与同事去装家具,从拆卸到装车,一切都那么熟练、利索。“做搬家工人,熟悉各种家具的拆装是一项基本功。”齐永圣说。
很快,家具装车完毕,按照客户要求,搬到石马路中段一小区四楼。“先搬椅子,再搬办公桌下面的橱子等。”齐永圣边安排边动手干了起来。“小心”“向左,别碰到楼梯”……
记者试图帮忙,可抬了抬那桌面,厚重的桌面竟纹丝未动。“搬运家具也是一项技术活,怎样搬省劲,怎样搬不损坏,都是有技巧的。”记者帮不上忙,跟在他们后面看,来回跑了几次,已累得气喘吁吁,而身旁的搬家工人们干得很有劲头。
“这是一套红木家具,搬运难度不在重量,而是保护不受损。”齐永圣介绍,有的客户要求很严格,特别是一些比较贵重的家具,家具一点都不能磕碰,这就要求搬家工要细心。还有,他们还要学会拆装、组合各种电器、家具,光这一点新手就得学几个月了。“搬家活儿里面的技巧多着哩!空有一身蛮力是不行的。”
10年发展,市场逐渐成熟
至于当初为何想到要成立搬家公司,齐永圣说,1999年,潍坊等地就出现了搬家公司,而且已渐渐形成一个行业。但那时寿光一家都没有,市场一片空白,更没有人想过要花钱请人来搬家。当时,有几个小区正在建设,联想到小区建成后,搬家的人特别多,齐永圣想到开一家搬家公司。
“你怎么会想到创建搬家公司呢?搬家哪有找外人的,一般叫亲戚朋友帮忙就行了,你这公司市场前景不行。”面对众人善意的提醒,齐永圣和朋友到外地做了市场考察,毅然开起了搬家公司。“不怕你笑话,最初业务量少得可怜,有时一周都不一定有客户。”最初,为了打开市场,齐永圣和朋友制定的价格很低,起步价60元,一层楼10元,可顾客仍是少得可怜。
而如今,搬运价格高了,业务量却是大幅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意识也改变了,我们搬家所搬的东西也逐渐改变。”
齐永圣说,自己从事搬家业10年,也见证了居民生活的变化。以前居民搬家,无论大小、新旧,搬家全部带上,而如今,搬家户多数买新家具,搬家只需搬一些个人用品、家电,搬运东西中不乏贵重物品,如钢琴、首饰等。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了解各种高档用品的搬运,齐永圣专门和工人到外地培训多次。
目前,齐永圣的公司有5辆汽车,10多名搬家工人。齐永圣介绍,现在寿光的搬家市场逐渐成熟,90%以上的市民搬家都会想到找搬家公司。他们公司的业务量也大幅提升,5辆车每天忙个不停,业务范围覆盖台头、侯镇等镇(街道)。
打算成立搬家协会
随着居民生活的变化,搬家业务增加,目前寿光的搬家公司已发展到近10家。
搬家公司多了,市场有些混乱,特别是有些搬家公司,为了争夺市场,故意压低价格,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不利于市场发展。再者,有些搬家公司的搬家工人不固定,更有甚者直接从劳务市场临时雇人,客户的财产安全不能保证。顾客遇到问题,投诉无门……
为解决这些问题,齐永圣和同行们商量,打算成立搬家协会,规范市场。他满怀信心地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相信有了协会管理,寿光的搬家业会更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