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记者
![]() 点评:109 积分:1878 金币:21 |
寿光中意工艺品有限公司胡营医院东邻,(佳乐家乘1路车到胡营医院门口下车)形状各异的瓶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美轮美奂,放上十几年都不会变样。田柳镇邢姚二村的刘子平,10年前就开了这么一家果醋瓶工艺品厂。如今,产品已销往70多个国家,年产值达300万美金。小小果醋瓶漂洋过海,敲开了国外的大门,带领刘子平走上了致富路。
一组报道引出一个创业项目 刘子平展示果醋瓶 3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刘子平的工厂。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生产着,几名大学生用流利的英语和国外客商交谈着,到处呈现出繁忙的景象。据了解,这只是刘子平的加工点之一。他说,2010年销量非常好,每天订单不断,如今已排到了7月底。 刘子平说,能上这个项目,还要源于当年一组不起眼的报道。刘子平高中毕业后,来到一家工厂当工人,然而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干一番事业是他的梦想。“上班期间,我每年都请三个月病假外出考察项目。”他说,第一年考察的是整体厨房,因资金问题放弃了;第二年则相中了生产灭火器,因拿不下生产资质,又黄了。第三年,他无意间看到了一组新闻报道:某个国家某个地方的农妇有个传统习惯,农闲时将蔬菜、水果装到瓶子里,用来装饰屋子。“我认为这是一个商机,寿光是蔬菜之乡,这个项目尚未有人开发,我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刘子平说。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开始在家里做实验:用大容器储存时令蔬菜。“不加任何化学品,蔬菜七八天就蔫了。”这是刘子平发现的第一个问题,于是他上网查询大量资料,研制防腐剂。原本对化学一知半解的他,一年时间成了“化学通”。 第一笔订单挣了20万 “这种果醋瓶最重要的是让蔬菜保鲜、固色、保形,保鲜和保形容易做到,固色是最难的。”刘子平介绍,研究两年后,最难的技术———保住绿色攻克了,同时产品保存期可达到十几年以上。 2000年,刘子平贷款15万元建成了工厂,和现在的规模相比,他称其为作坊。雇了十五六个人,在一间废弃的车间里开始生产。工厂成立之初,刘子平就将销售对象对准了外国人。不懂英语,他请在外贸公司工作的朋友帮忙联系客户。“成立的头半年没接到一笔订单,但我也将材料进全了,让工人们练手艺。”刘子平说。半年后,他找了一个客户,觉得谈得差不多了,就让工人们先开始生产。结果,产品出来后,订单没有谈成,压下了20万元的货。 创业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刘子平都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让大家沉住气,自己仍积极寻找客户。2001年,他终于和第二个客户——— 意大利商人谈成了。这一笔,刘子平挣了20万。 大浪淘沙 逆境中崛起 刘子平介绍,他的工厂是全国生产同类产品的第二家。当时利润非常高,一年接三个订单就能收入六七十万元。 从2002年开始,这种商机逐渐被发现,同类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寿光建起了两三家,全国范围内达60多家。工厂多了,竞争更激烈了。这时,刘子平将目光对准产品研制,他认为同类产品相比较,花样多、价格低方能占据更大优势。几年时间,刘子平研究出了瓶子外形5000多种,绿色保鲜技术研制出来了。同时,成本逐渐降低。 2006年,刘子平成立了寿光市中意工艺品有限公司,并且争取到了自营进出口权,他聘请了5名英语专业大学生和几名设计类专业毕业生,工厂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时,我们把展示舞台搬到了广交会上,并多次赴意大利等国家参展。”刘子平自豪地说,他们的产品打出去了。自此以后,订单一个接一个,全年满负荷运转。 制作植物标本 参展菜博会 2009年下半年,刘子平接到了一个新活:制作植物标本,参展菜博会。“制作植物标本的技术我们已经很成熟,但放在大容器内仍要攻克技术难关。”他对记者说。 据了解,参展菜博会的立柱,高2.8米,直径45厘米,能装700多斤蔬菜和水果。“浮力、压力、热胀冷缩等问题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菜博会组委会王思成老师和公司的团队进行了大量研究。”刘子平说,目前展厅内的9条立柱已做完了7条。随着菜博会的临近,他们的任务紧张了起来。 |
2010-03-04 16:31:59 回应(0) 鲜花(0) 发短信 加为好友 举报 |